第一节 罗伯特议事规则
罗伯特议事规则
《罗伯特议事规则》(Robert's Rules of Order,RONR)是一本由美国将领亨利·马丁·罗伯特于1876 年出版的手册,搜集并改编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,使之普及于美国民间组织,是目前美国最广为使用的议事规范,也是模拟联合国规则流程制定的蓝本。
根本原则:
平衡:保护各种人和人群的权利,包括意见占多数的人,也包括意见占少数的人,甚至是每一个人,即使那些没有出席会议的人,从而最终做到保护所有这些人组成的整体的权利。正是几百年来,人们对这种平衡的不懈追求,才换来了议事规则今天的发展。
对领袖权力的制约:集体的全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领袖,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领袖,但是同时,集体必须保留一部分权力,使自己仍旧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事务,避免领袖的权力过大,避免领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集体的头上。
多数原则:多数人的意志将成为总体的意志。辩论原则:所有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了充分而且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才能做出。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辩论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,甚至一直到这个意志变成总体的意志。
集体的意志自由: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自身,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平衡集体成员的权利,然后,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。
六部曲:
动议:
- 动议即是“行动的建议”,先想怎么做,再决定做不做。
附议:
- 只要有一个人附议则该议题就进入议程,从而达到保护少数人声音的目的。
陈述议题:
- 先解决当下最紧要的议题,避免“然后”之类的事情。
辩论:四大铁律:
- 文明表达:禁止人身攻击,质疑动机,扣帽子,贴标签。
- 一事一件:不跑题。
- 限时限次:不超时,禁止一言堂,比如设定每人只能发言n 次,每次m 分钟。
- 发言完整:不得打断别人的正常发言。
面向主持人规则:参与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,只能对主持人发言。
表决
为保持与会者发现的自由性,领导最好最后表态。在做表决时,如果议题是针对人,建议投票时使用无记名方式;如果是针对事,建议举手表决。
过半数的定义:
赞成数/(赞成数+反对数)×0.5
(不考虑弃权数和缺席数,假如计入分母则表达了反对)
宣布结果